各有关单位:
为了深入探讨AI人工智能在检验检测领域的最新进展,分享成功案例,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特检协会拟定于2024年11月在广州市举办“无损检测数字化与智能化”专题研讨会。现将研讨会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无损检测数字化与智能化。
二、时间地点
1、时间:2024年11月6日(全天)、11月7日上午。
2、地点: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1号)。
三、会议内容
1、技术报告
邀请各行业内的权威专家和“人机大战”参赛团队代表,聚焦无损检测数字化与智能化,以及AI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融合发展等方面作系列技术报告。
2、座谈交流
邀请“人机大战”参赛团队代表,围绕以下主题进行交流:
(1)AI智能评片(评图)技术研发、成果应用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2)推进标准制定,共促AI智能评定在无损检测行业发展;
(3)分析本次“人机大战”活动经验与不足,对下一次竞赛举办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日程安排
日期 | 时间 | 活动内容 | 地点 |
11月6日 | 8:30-12:00 | 主旨报告 | 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图书馆 |
14:00-17:00 | 技术报告 |
11月7日 | 9:00-11:30 | 座谈交流 |
五、参会对象
1、技术报告:本活动免费公开,大家自愿参会。
2、座谈交流:“AI智能评片人机大战”所有参赛团队。
六、报名方式
1、技术报告:除特邀嘉宾外,各参赛团队可自愿报名参与。
2、座谈交流:无需报名。
七、其他事项
1、本次研讨会为行业公益性质,免收任何费用。除特邀嘉宾外,与会者需自行承担交通及食宿费用。
2、在技术报告的报名结束后,组委会将尽快公布技术报告环节各参赛团队的报名情况,请各代表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
3、本次研讨会的技术报告环节将通过协会视频号进行网络直播。
八、联系方式
欲了解相关情况者,可按下述方式与我协会秘书处联系:
联系人:金 萍 010-59068806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2024年10月22日
战队名称:中国特检院智能检测研究所
简介:中国特检院发挥特检行业“国家队”的知识沉淀优势,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促进人工智能新兴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研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智能诊断技术,具体承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保障专项项目1项,搭建射线检测图像智能云平台,研发底片自动分拣系统,实现焊接缺陷的智能定位、分类、尺寸测量以及底片的分级评定。获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立项能源局行业标准1项和团体标准1项,成果面向行业提供“技术平台化”、“模型自优化”、“识别智能化”、“评定规范化”的高质量服务。简介:ATM.AI是一支由资深无损检测专家和软件及视觉工程师组成的团队,来自阿塔米智能装备(北京)有限公司,我们坚持技术创新、精益求精,持续发展,不断追求“零缺陷”的质量目标。我们团队结合了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前沿的算法研究,我们将展示如何通过AI评图技术,为工业检测领域提供精度、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确保工业管道焊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无损检测行业到来革命性的进步。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也是我们对推动行业进步和提升客户价值的坚定承诺。简介:国家管网研究总院与西安石油大学共同致力于长输管道X射线焊缝图像缺陷自动检测,研发基于稀疏描述技术的缺陷自动检测系统,所研发的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根据判别结果,自动扩充字典矩阵,不断提高识别的准确性。2)极强的鲁棒性。系统使用基于字典的系数向量进行检测判定,识别时不需要对缺陷的准确分割,对微小缺陷也可准确识别。3)完全自主研发及大量的实际检验。系统基于c++11.0标准开发,不依赖任何第三方控件,所有代码及技术自主可控,已对超过1万条实际X射线焊缝图像进行了检测。简介:中石化胜利海上石油工程技术检验有限公司拥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A级、CMA资质认定,国家应急管理部授权的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发证检验、海洋石油专业设备检测检验资质。主要开展无损检测(CG、TOFD、ECT、MFL等)、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发证检验、专业设备检验、海上生产QHSE监督、涉海业务技术服务等业务。先后在大型工程中推广应用“X射线焊缝底片智能识别系统”,累计自动识别7万余张底片。2021年以来,先后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东营市重点实验室。简介: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是一家集科研、检验、技术服务于一体,功能齐全、特色明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型综合性甲A1检验机构,昆山分院是其分支机构之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先进焊接智能制造团队具有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平台,在先进焊接工艺、人工智能检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双方科研团队优势互补,在人工智能检测、底片智能识别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研发成果斐然。简介:派得林是一家专注于工业底片扫描和评片系统开发、底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服务业的专精特新团队。历经积累,派得林拥有各种射线影像40T、各类缺陷原始数据数量达到百万级。在焊缝缺陷智能识别领域,发表相关技术论文SCI
TOP 1区9篇,获得授权专利8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2个,已经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产品化和市场化应用。派得林希望借助本次人机大战赛事与其他团队同台竞技、切磋交流,互学互鉴,共同加速检测技术的智能化进程。简介:天津特检智检团队面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过程中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分析需求,运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相关理论和技术成果在特种设备领域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工作。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孪生、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在数字孪生分析、焊缝外观测量、底片智能评定等应用场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定位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简介:本次参赛队伍由深圳通元慧视科技有限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团队构成。深圳通元慧视科技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无损检测智能评片领域,已研发焊缝智能辅助评片及管理系统,实现焊缝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团队参与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与丰富的落地应用经验。双方紧密合作,实现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的优势互补,推动焊接无损检测与人工智能技术方法的交叉研究与应用。简介:团队由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质量所(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核心团队)、陕西省特检院联合组建。指导教师为姜洪权副教授、高建民教授和支泽林高级工程师,成员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团队长期致力于射线、TOFD、相控阵、太赫兹等检测数据智能化技术及系统研发工作,相继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基金、行业攻关等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22篇,专利9项,软著12项,相关成果已在东汽、西飞等多家企业推广应用。简介:中石化工程质量监测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从事无损检测、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工程质量监测等业务。与清华大学、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开发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无损检测数字化底片管理系统,已完成150多万张底片数字化入库。实现了射线底片数据库管理、人工智能识别、专家复评、安全服务化等应用。截至目前,AI系统建设已投入1200多万元,于2024年6月正式纳入国家AI应用场景落地项目之一,获国家支持。简介:CUPI鹰眼分队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由董绍华教授带领四名博士研究生和六名硕士研究生组成,该战队自2020年以来专注于人工智能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开发了“鹰眼“焊缝底片智能化识别系统及焊缝底片数字化数据管理系统。团队依托学校的科研实力,结合专业知识与技术,积极参与此次智能评片人机大战,旨在通过竞赛,探索AI在检验检测行业中的前沿应用,并推动无损检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简介:智鉴先锋战队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管道无损检测技术中心团队组成,专注于人工智能与无损检测技术的深度结合。我们不仅致力于推动底片缺陷自动识别的技术创新,还力争在此次“AI智能评片人机大战”中展现顶尖的AI评片能力。每位队员都拥有丰富的无损检测经验和技术背景,结合AI前沿应用,我们将以精准的分析、快速的判断,挑战人类与AI在评片领域的最高峰!智鉴先锋,敢于创新,智领未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